继续教育自考|成人高考

国家"211工程"重点院校

今天是 
院校新闻

【疫情防控在一线】我校再派65人援鄂!接管重症病区,上前线“打硬仗”

来源:暨南大学自考网 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0-03-03 13:36 点击:

  2月21日,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再派一支65人医疗队增援武汉。截止目前,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累计输送89名医疗人才驰援武汉。上午12时,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、校长宋献中参加出征仪式,为即将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送行。

  

 

  (附属第一医院再派一支65人医疗队增援武汉)

  医院院长徐安定在出征仪式上赞扬援鄂医护人员是英雄,但他嘱咐他们一定要安全归来,他说:“我们绝不要英雄的雕像,我们一定要你们平安回来!”

  本支医疗队伍由17位医生和48位护士组成。其中,医院医务部主任许典双任领队,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尹海燕任队长。医疗队抵达武汉接受一系列培训后,将与其他医院合作接管一重症病区,为武汉的兄弟医院提供帮助。

  

 

  (本支医疗队伍的17位医生名单)

  

 

  (本支医疗队伍的48位护士名单)

  领队许典双表示,之前送走第一二批驰援同事时略显匆忙,极度渴望能上前线并肩作战。“如今真的要出发了,就像备战许久的战士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,但同时也不乏压力,毕竟队伍庞大,工作与生活全部需要部署到位,更重要是将队员们毫发无损地带回来,这两天一直思考着,睡眠也受到影响。”家里人对许典双很支持,83岁的父亲以前也是医生,听了驰援武汉的事,老人家立马说:“很好啊,去帮助更多的人!”

  三天前,队长尹海燕接到通知将作为队长上前线“打硬仗”,接管一个重症病区,第一反应是:有压力。但转念一想:确实应该我去。“我是党员,有着丰富的重症患者救治经验。几周前除了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,还得到医院批准,前往隔离病房工作,收治那些待排隔离观察的病人,已经累积很多宝贵经验。只要国家有需要,医院有需要,我都会毫不犹豫到前线!”去到武汉后,尹海燕的主要任务是:一是梳理救治流程让其更加合理,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护队员的安全。

  

 

  (左:即将出征湖北的医护人员集中注射药物 ,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。右:印满队员手印的请战书。)

  增援队队员孟珩医生在疫情发生后,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,志愿加入抗疫,这次驰援武汉也是立志要打赢这场战疫。母亲年迈,孟珩将母亲送到哥哥住处,不敢告知,怕她忧心忡忡,思儿心切。孩子还小,驰援武汉的决定只是和妻子及舅舅沟通。“舅舅是医生,会更容易理解我的想法。我想,等孩子长大了,肯定也会明白和理解我的决定,也会为我骄傲的。”

  90后护士张雁飞长相甜美,性格直爽。春节期间请战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抗疫护理工作前,剪成时下最流行的“小男孩头”,还发了条朋友圈:“17岁开始就没剪过短发的我,的确有点帅。”受命战江城,必能驱病疫,张雁飞很有信心:“在医院隔离病区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,去到武汉就是换了一个工作地点而已,我们一定能平安回来的。至于担心,我可能比较担心我家里面的四只喵星人吧,我把它们托付给住在楼上的同事,希望回来时,四只猫咪都还认得我。”

  

 

  (医疗队出发前与亲人朋友告别)

  第三批65人医疗队出发前,医院为出行的战士们准备了人手一份的暖心行李箱。除了护目镜、防护服、消毒凝胶、消毒片等工作必备医疗用品外,医院还细心地为队员准备了衣架、暖宝宝、洗手液、女性卫生用品、一次性内裤等生活用品,奶粉、坚果、饼干等食品,药剂科为前线同事打包好的各类常用药品……医护人员特意剪短了头发,以便更好地开展医护工作。

  【这些数字有些特别】

  本次出征的队伍还有这些数字值得被记住:

  35% 与 18%

  增援队伍中有党员23人,占比超过整支队伍的35%;与此同时,增员队伍中还有共青团员12人,占比超过整支队伍的18%。

  52岁 与 23岁

  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马洪明医生,今年52岁;刚满23岁的护士钟伟敏和谢茹是整支队伍年龄最小的两位。

  2位

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增援队伍中包含2位精神医学科医生,为前线患者及医生提供最全面的心理健康保障。

  (来源 |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雪 张灿城 ,南方都市报 南方+ 广州日报 )

  责编:杜明灿、李伟苗

==最新报名名单==

  • 甘汉*    现代企业管理  
  • 马英*    人力资源管理  
  • 王茜*    艺术设计  
  • 幸会*    人力资源管理  
  • 李志*    公共关系  
  • 钱文*    英语教育  
  • 张轶*    学前教育  
  • 王丽*    秘书  
  • 温爱*    心理健康教育  
  • 郭志*    电子政务